白脸树鸭

导读: 白脸树鸭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白脸树鸭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白脸树鸭的资料,包括白脸树鸭的图片资料、白脸树鸭的形态特征、白脸树鸭的生活习性、白脸树鸭的品种和种类、白脸树鸭的寿命等与白脸树鸭相关的详细信息。

白脸树鸭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

白脸树鸭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鸭科 Anatidae
属: 树鸭属 Dendrocygna
种: 白脸树鸭 D. viduata
        (Linnaeus, 1766)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白脸树鸭(拼音:bái liǎn shù yā);
英文名: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
学名:Dendrocygna viduata。
白脸树鸭,白脸树鸭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主要是留鸟,喜欢栖息在淡水湖或水塘,主要吃种子及植物的其他部份。群居,在一些位点可以聚居达过千只。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标签: 雁形目鸭科树鸭属游禽留鸟湖泊河流群居植食鸣叫棕色

体长: 38-48厘米

身高:

体重: 500-820克

生命:

食性: 种子及植物

繁殖: 每产8-12只蛋

习性: 留鸟,群居,生活在热带

分布: 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

白脸树鸭

白脸树鸭游水

白脸树鸭

白脸树鸭飞翔

白脸树鸭

白脸树鸭游水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白脸树鸭体长38-48厘米;重量500-820克。白脸树鸭的喙是灰色的,头部及脚都很长。它们的面部及冠都是白色的,后枕则是黑色的。背部及双翼都是深褐色至黑色,下身是黑色,两侧有白色斑纹。颈部是栗褐色。雏鸟头部的斑纹不怎么明显。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白脸树鸭数量丰富。它们主要是留鸟,但也会有达100公里以上的地区性移动。白脸树鸭喜欢栖息在淡水湖或水塘,主要吃种子及植物的其他部份。白脸树鸭是群居的,在一些位点可以聚居达过千只。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白脸树鸭数繁殖在雨季开始时,它们会在地上筑巢,每次会产8-12只蛋,有时也会在树上筑巢,孵化期26-28天。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白脸树鸭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
在美洲,分布在哥斯达黎加南部中央秘鲁,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部和东部,委内瑞拉,圭亚那。
在非洲,分布在撒哈拉以南,从塞内加尔到埃塞俄比亚、南非以及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

白脸树鸭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 (Dendrocygna viduata) is a whistling duck that breeds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much of South America.
This species is gregarious, and at favoured sites, the flocks of a thousand or more birds arriving at dawn are an impressive sight. As the name implies, these are noisy birds with a clear three-note whistling call.

白脸树鸭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白脸树鸭的图片

白脸树鸭(学名:Dendrocygna viduata,英文名: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是鸭科树鸭属的鸟类。

白脸树鸭(学名:Dendrocygna viduata)为雁形目鸭科的鸟类。左右翅各有1枚形状特殊的飞羽,飞行中与空气摩擦能发出轻而尖的啸声。嘴形广平;秃颈;长腿,跗骨前缘被以网状鳞;后趾仅具狭形瓣蹼;后趾(连爪)的长度为其宽度(连同瓣蹼)的3.5~4倍。两性羽色均鲜艳。栖息于丘陵谷间小盆地或面积不大而浅水的水域以及水库中潮湿多草的小岛上。飞行力弱,潜水能力强。以植物种子及嫩茎叶为主食。

中文学名:白脸树鸭

拉丁学名:Dendrocygna viduata

英文俗名:White-faced Whistling Duck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树鸭属(Dendrocygna)

繁殖区:非洲, 南美洲 : 广泛分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白脸树鸭身长45- 53 cm,翼展86 -94 cm,雄鸭体重685g,雌鸭体重660 g。喙灰色,头部及脚都很长。面部及冠都是白色,后枕黑色。背部及双翼都是深褐色至黑色,下身是黑色,两侧有白色斑纹。颈部是栗褐色。雏鸟头部的斑纹不怎么明显。

白脸树鸭
白脸树鸭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于富有植物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中,也出现在林缘沼泽和四周有植物覆盖的水塘和溪流中。喜欢隐匿在高草丛中或荷叶下,也成群栖息于水面上,但通常避免开阔的湖泊。

该物种既能在水面觅食,也能潜入水下觅食,有时也到水边地上觅食青草。食物主要为稻谷、作物幼苗、青草和水生植物等植物性食物,也吃昆虫、螺、蜗牛、软体动物、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黄昏时树鸭呈几只到几十只成群飞到附近稻田觅食,黎明前返回白天栖息的水域。

停息时身体挺直,常有几只不时引颈四望,遇人或敌害临近首先起飞,随之其他树鸭亦跟着起飞,性极为机警。常成几只到数十只的群体活动和觅食,也有多到数百只的大群。飞行力弱,速度亦不及其他鸭类快。亦善游泳和潜水,且潜水能力甚强,一次潜水可达十几分钟。在炎热的白天,常在芦苇丛或其他较高的水草丛中睡觉和休息。如遇食物丰富又无干扰,它们常栖息在固定地方,一般不变换栖息地,甚至不作长距离的迁徙。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树或植物覆盖的地上草丛中或芦苇沼泽地和树洞中。求偶和交配在水中进行,交配前雌雄鸭一起游泳,雄鸭不断地向雌鸟进行嘴浸水运动,雌鸭保持一种竖直的姿势,然后雄鸭突然爬到雌鸭背上进行交尾。巢由草叶和草茎构成,大小为直径25cm,高6cm。每窝产卵8-12枚,一般10枚左右,卵白色。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27-30天。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白脸针尾鸭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白脸针尾鸭的图片

白脸针尾鸭(学名:Anas bahamensis,英文名:White-cheeked Pintail)是鸭科鸭属的鸟类。

白脸针尾鸭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栖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善于潜水,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

中文学名:白脸针尾鸭

拉丁学名:Anas bahamensis

英文俗名:White-cheeked Pintail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鸭属(Anas)

繁殖区:南美洲 : also Caribbea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白脸针尾鸭

白脸针尾鸭
白脸针尾鸭

【拉丁学名】Anas bahamensis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White-cheeked Pintail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

外形特征

白脸针尾鸭具有深褐色头帽和后颈,白色脸颊和喉咙,铁灰色鸟喙,在嘴角的黑色的喙基两侧有明亮的红色三角形斑。双翅羽毛大多黑色,有褐色边缘。体羽褐灰色,上面布满深褐色斑点。尾羽白色,尖而翘。雌鸟羽毛的颜色灰暗,对比不明显。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栖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善于潜水,在水下获得食物,以植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鸭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通过戏水有利于羽毛的清洁卫生和生长发育。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每年4~7月,营巢于湖边、河岸草丛中或有稀疏植物覆盖的低地上。每窝产卵6~11枚。孵化期为 21~23天。

亚种分化

1.Anas bahamensis bahamensis 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南美至巴西北部。

2.Anas bahamensis rubrirostris 分布于玻利维亚东部、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

3.Anas bahamensis galapagensis 分布于加拉帕戈斯群岛。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本文Hash:955ce9f676d0507b8b04f5ada15ad327efc84782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