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

导读: 白尾海雕White talied Sea Eagle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知 识Knowledge

动物百科小编猎猎猎猎猎丶鹰给大家整理了白尾海雕的资料,包括白尾海雕的图片资料、白尾海雕的形态特征、白尾海雕的生活习性、白尾海雕的品种和种类、白尾海雕的寿命等与白尾海雕相关的详细信息。

白尾海雕White talied Sea Eagle

白尾海雕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类 Aves
目: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科: 鹰科 Accipitridae
属: 海雕属 Haliaeetus
种: 白尾海雕 H. albicilla
分布: 欧亚大陆北部 物种概述Summary

中文名:白尾海雕(拼音:bái wěi hǎi diāo);
英文名:White talied Sea Eagle;
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白尾海雕,是鹰科中一种非常大型的猛禽,很多人认为它们是美国白头海雕的近亲,并深信它们在旧大陆居住在同一个生态位。叫声为响亮的吠声,似小狗或黑啄木鸟叫声。飞行时振翅甚缓慢。高空翱翔时两翼弯曲略向上,栖息地及习性主要栖息于沿海、河口、江河附近的广大沼泽地区以及某些岛屿。繁殖期喜欢在有高大树林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及河流地带活动。非繁殖季节,有时可离水很远,活动于草原或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上。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中国及日本至印度、格陵兰。在波兰国徽中就可看到白尾海雕的形象。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体长: 82-90厘米

身高:

体重: 3-6.5公斤

生命: 30年

食性: 鱼、鸟类、小型哺乳动物

繁殖: 繁殖期4-6月,每窝产卵1-3枚

习性: 猛禽,栖息于沼泽、岛屿,耐饥饿

分布: 欧亚大陆北部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White talied Sea Eagle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头部特写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捕食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白尾海雕大型猛禽,体长82-90厘米,体重3-6.5公斤。体羽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的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部、颈部的羽色较淡,为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它的尾羽也呈楔形,但均为纯白色,与其他海雕不同,并因此得名。虹膜黄色,嘴和蜡膜为黄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

生态习性Ecological Habit

显得懒散,蹲立不动达几个小时。白天活动。主要以鱼类为食,也捕食各种鸟类以及中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吃腐肉和动物尸体。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白尾海雕的食物很多,有鱼类、鸟类和腐肉,有时也会捕猎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很多鸟类只吃腐肉维生,有时去抢水獭和其他鸟类的食物,而白尾海雕亦是一个很强的猎手。有些白尾海雕会跟金鹰争夺野兔。在繁殖季节期间期間,每天需要500~600克的食物。冬季不大喜欢活动,此时的食量会降至每天200~300克。 它忍耐饥饿的本领也是猛禽中较强的,可以连续45天以上不进食。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飞翔时两翅平直,常轻轻地煽动一阵后接着又是短暂的滑翔,有时也能快速地煽动两翅飞翔。休息时停栖在岩石和地面上,有时也长时间停立在乔木枝头。

生长繁殖Growth and Breed

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比较固定,一般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欧洲甚至有使用长达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通常初建的巢直径不过1米左右,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结构也越来越庞大,直径达2米以上。巢多置于树木顶端枝汊上或粗大的侧枝上,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25米。偶尔也有营巢于悬崖岩石上的。 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树枝构成,里面放有细小的枝叶和羽毛,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偶尔为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偶尔带有少许不清晰的赭色斑。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轮换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35~45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70天,即可飞翔和离巢。白尾海雕繁寿命通常超过30岁。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白尾海雕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白尾海雕较为罕见, 其中新疆为1992年首次发现的新记录, 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为冬候鸟。冬季于10~11月迁到越冬地,春季最晚于3~4月离开越冬地。

生存状况Living Condition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指名亚种为不常见季候鸟,见于华中及华东的多种栖息环境如河边、湖泊周围及沿海。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周围,可能在中国东北的其他地区还有繁殖。有越冬在贵州草海、南西北部及江西鄱阳湖的记录,北京附近每年有少量越冬个体出现。 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乱捕滥猎等人类压力的增加,种群数量在它分布的大多数地区均已明显减少。

知 识Knowledge

在波兰国徽中就可看到白尾海雕的形象。

本文Hash:2c832da3ef621b5ffa2ce256be3373796fd4c495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 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